70年代pos機
1、POS機工控主板
X86的主板更好吧。X86嵌入式工控主板——孰強孰弱,市場做主
關鍵字:ATOM 工控主板 X86 Intel 945GSE+ICH7M 嵌入式
一、嵌入式系統發展脈絡及趨勢
嵌入式系統誕生于微型機時代,并經歷了從裁剪到應用延伸的發展過程。
70年代末,工業控制領域引入了智能控制,體積、功耗、價格過大的微型機被裁剪成只有某一特定用途的單片機,此時的嵌入式系統使用8位的CPU芯片來執行一些單線程的程序,系統并沒有操作系統,只能通過匯編語言對其進行直接控制,運行結束后再清除內存,具有監測、伺服、設備指示等功能,通常應用于各類工業控制和飛機、導彈等武器裝備中。
發展到80年代,簡單的操作系統被移植到系統中,IC制造商開始把嵌入式應用中所需要的微處理器、I/O接口、串行接口以及RAM、ROM等部件統統集成到一片VLSI中,制造出面向I/O設計的微控制器。此時系統內核的精巧性、兼容性、擴展性都得到大大的改進。
20世紀90年代,智能家用電器等消費類電子產品發展迅速,由于這類產品直接關系到終端消費者的利益,因此智能家電嵌入式系統被前所未有的關注起來。除此之外,在分布控制、柔性制造、數字化通信方面,嵌入式系統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此時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已經具備了文件和目錄管理、設備管理、多任務、網絡、圖形用戶界面(GUI)等功能,應用已經得到了很大的延伸。
如今,互聯網的發展給嵌入式系統注入了新的生機,網絡實現了控制后臺與應用終端的高速對接與通信,這有利于兩大模塊的明確分工和智能管理。而數據存儲的任務則由獨立的存儲模塊承擔起來。在控制后臺和存儲模塊的支持下,嵌入式應用終端可以實現更加靈活的應用延伸和更加強悍的環境適應能力,真正實現無處不在的嵌入式。
嵌入式市場的發展趨勢給擴展靈活、功能移植能力強的X86結構產品提供了發展契機,然而目前ARM結構的主板仍然以其強勢的姿態占據著嵌入式市場的絕大多數份額。
二、X86與ARM的對比
X86與ARM產品的優劣勢比較是很明顯的,ARM的優勢在于它是RISC體系,可以提供更高的抗干擾和更低的成本。其低至1W的功耗能使主板保持常溫,可以常年累月地開機在線工作而基本上不需要維護。由于功能單一,ARM主板的開機速度非常快,一般只要幾秒就可以了。另外ARM主板的購買成本也比X86結構的主板要低。
X86結構相較于ARM結構的主板優勢在于功能的多樣性和擴展的靈活性,X86對特種需求的適用性之外的延伸性也比ARM結構的主板更強。
隨著終端應用的需求越來越花樣百出,在一些嵌入式領域如媒體終端機、移動設備、網絡設備、POS機等與最終用戶直接接觸的領域,多重觸摸、3D播放等等各種新的需求已經在呼喚著適合嵌入式領域應用X86結構CPU。而在工業控制等傳統領域,更加人性化的交互界面和更強的擴展能力發展需求也需要X86結構CPU的支持。
在這樣的背景下,X86結構產品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保持性能與降低功耗之前取得平衡。ATOM等一系列低功耗X86結構的產品的出現,無疑是一很大的突破,筆者相信,技術的進步只會給ATOM之類的產品在保持甚至提升性能的同時,帶來更低的功耗和適應能力,X86結構產品在嵌入式市場的崛起指日可待。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目前ARM有X86結構所無法取代的優勢,如成本更低、功耗更低等,在一些功能長期固定而購買成本比較敏感的領域,ARM主板相對于X86主板是擁有絕對優勢的。
三、低功耗處理器的三國演義——Intel、AMD、VIA
嵌入式市場對X86結構產品的召喚,使Intle、AMD、VIA三大X86結構廠商不斷努力探求出路。Intel2003年的Pentium M,2004年AMD Athlon處理器Geode NX的嵌入式版本,都是對這一領域的有力嘗試。其中表現良好的AMD的LX800,和VIA的C7系列都曾在嵌入式市場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這些產品一直無法實現普遍的運用,前者是通過降低性能來適應低功耗需求的, LX800雖然只有1W,但僅有500M的主頻,400MHZ的前端總線,128KB的二級緩存的性能很難適應現在終端豐富多彩的應用,例如LX800播放普通電影CPU占用率就會達到90%多。后者則是用較高的性能和較高的功耗在對功耗不那么敏感的設備市場上取得一定份額。C7是基于90nm工藝的處理器1.8GHZ/800MHZ/128KB,但是功耗高達20W。這些嘗試的結果表明,嵌入式市場需要X86的性能和功能,卻對功耗問題心有余悸。
隨后,Intel于2008年推出ATOM平臺產品, VIA緊隨其后,推出了低功耗平臺NANO處理器。AMD也推出了BOBcat低功耗處理器發展計劃。三家都在宣揚自己是低功耗時代保持高性能的佼佼者。
VIA——nano
VIA nano是基于VIA Isaiah架構、隸屬于C7家族的處理器的一款單核心處理器,nano是VIA針對X86桌面平臺推出的首款64bit處理器,它采用nano BGA2封裝,封裝面積為21mm×21mm,處理器DIE size為7.65mm×8.275mm=63.3mm2。VIA Nano處理器現有五款型號,分為L系列和U系列,主頻1.0-1.8GHz,前端總線800MHz,2×64KB一級緩存、1MB二級緩存。這款采用VIA Isaiah架構、隸屬于C7家族的處理器均采用65nm工藝制程,但在頻率和功耗上存在較大差異。最低頻的U2300是唯一一款外頻為133Mhz的VIA nano處理器,TDP(熱設計功耗)也最低,僅為5W。其余幾款VIA nano處理器均具備了200Mhz外頻,主頻從1.2G至1.8G不等,其中L2100的TDP最高,達到了25W。(TDP的英文全稱是“Thermal Design Power”,中文為“熱設計功耗”,是反應一顆處理器(CPU或GPU)熱量釋放的指標,它的含義是當處理器達到負荷最大的時候,釋放出的熱量,單位為瓦(W)。
VIA Nano屬于單核心處理器。
型號 工藝 主頻 二級緩存 V4總線 最大TDP 待機功耗
L2100 65nm 1.8GHz 1MB 800MHz 25W 500mW
L2200 65nm 1.6GHz 1MB 800MHz 17W 100mW
U2400 65nm 1.3+GHz 1MB 800MHz 8W 100mW
U2500 65nm 1.2GHz 1MB 800MHz 6.8W 100mW
U2300 65nm 1.0GHz 1MB 800MHz 5W 100mW
VIA nano處理器家族一覽
Intel——ATOM
ATOM是第一款采用45nm High-K CMOS工藝制造的處理器,無鉛無鹵封裝,體積只有13×14×1.6(mm),DIE核心面積控制在25平方毫米(7.8×3.1)以下,其內部共集成4700萬個晶體管,并配備512KB二級緩存,支持SSE3和SSSE3指令集,支持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VT虛擬化技術)、Intel Advanced Thermal Manager(高級散熱管理技術),此外還具備Execute Disable Bit(EDB防毒)技術。
Atom包括兩種核心,代號分別是Diamondville與Silverthorne。Diamondville主要產品型號有Atom N230/N270/N330,Silverthorne產品型號有Z500(800MHz)、Z510(1.1GHz)、Z520(1.33GHz)、Z530(1.6GHz)、Z540(1.86GHz)。
ATOM家族最小TDP為0.65W,最大功耗也僅為8W。
名稱 二級緩存 工作時鐘 前端總線 熱設計功耗
Z540 512kB 1.86GHz 533MHz 2.4 W
Z530 512kB 1.60GHz 533MHz 2 W
Z520 512kB 1.33GHz 533MHz 2 W
Z510 512kB 1.10GHz 400MHz 2 W
Z500 512kB 800MHz 400MHz 0.65W
N270 512kB 1.60GHz 533MHz 2.5 W
330 1MB 1.60GHz 533MHz 8 W
230 512kB 1.60GHz 533MHz 4 W
ATOM處理器家族一覽
AMD——BobCAT
低功耗市場巨大的吸引力也將AMD吸引過來,AMD的Bobcat計劃從2007年開始公布,但由于AMD內部原因屢次推遲發布,現階段僅知頻率為1GHz,低于Atom及Nano。
綜上所述,在性能方面,以目前三者的最高頻率來比較(Nano L2100 1.8GHz/1MB L2/800MHZ,Atom N330 1.6GHz/1MB L2/533 MHZ,bobcat 1GHZ),目前Nano L(L系列,另有U系列)較Atom N為佳,而Bobcat又差于ATOM,在各測試項上幾乎也都是Nano L略勝Atom N。然而在功耗控制方面,ATOM比nano相較優勢十分明顯,拿兩者性能相差無多的型號:ATOM N270和L2200相比較,N270的TDP僅為2.5w,而L2200的TDP高達17W。由此我們可以看出,ATOM是將功耗與性能平衡處理得最為出色的處理器。
四、ATOM的典型嵌入式應用——BM945GSE ATOM工控主板
自從ATOM推出以后,其在嵌入式市場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基于ATOM的工控主板出現,筆者在此舉一例——智慧工控的BM945GSE進行闡述,此板代表了ATOM典型的嵌入式應用,很好的利用了ATOM的優勢。
智慧工控于2009年二月份發布BM945GSE ATOM工控主板,此板采用的ATOM N270,搭配Intel 945GSE+ICH7M芯片組。詳情請參考:《智慧科技發布5.25寸ATOM嵌入式工控主板》
BM945GSE ATOM工控主板設計的第一個特色是將CPU和芯片組放在主板的背面,從中我們可以窺見此板的設計者對于無風扇設計的考慮。由于主板11.5W的功耗還不能完全摒棄散熱裝置,因此無風扇設計就要考慮散熱片等熱傳導散熱裝置的設計問題。而將散熱量最大的CPU和芯片組放在主板背面,一方面可以使主板與和機箱相結合的散熱片緊密結合,避免對主板其他電子元器件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可以將機箱作為一個大的散熱體,達到更加優秀的散熱效果。BM945GSE ATOM工控主板的這一設計將ATOM 的低功耗優勢極大的發揮出來,使設備可以在密封的機箱設計前提下保持高效穩定性能。
BM945GSE ATOM工控主板的第二個特色在于使用貼片式的電子元器件,嵌入式系統與一般的通用設備不同,嵌入式系統需要長時間運行,甚至不間斷地處理高負荷的任務。而電解電容容易因為腐蝕和運行超載而發生爆破,輕則中斷業務,重則燒毀主板。貼片式的元器件相較于普通元器件的成本更高,但是從長遠來看,貼片式的電容能使主板有更長的壽命和更少的維護,節約下來的隱形成本較其差價更甚。
BM945GSE ATOM工控主板的第三個特色在于多接口設計,由于ATOM的性能強悍,因此可以處理多個接口任務。這也是ATOM主板區別于ARM主板的優勢所在,工控主板主板的多接口意味著主板的擴展性強。BM945GSE ATOM工控主板設置有豐富的I/O接口:COM (1可定義485,422) ×6、CAN×1、USB 2.0×6、PCI×1、PCI 104×1、Mini PCI Express×1、GPIO 8 IN 6 OUT×1,同時還設有多個視頻接口:VGA、DVI、TV-OUT,支持LVDS,同時支持數字和模擬視頻信號輸出,支持雙屏顯示。而在系統擴展方面,BM945GSE ATOM工控主板同樣表現不凡,設有SATA×4,最大可提供6TB存儲空間,DDRII SO-DIMM x2,最大可支持4GB內存, CF卡接口×1。同時BM945GSE ATOM工控主板設置有兩個 10/100/1000M 自適應網絡接口,可以實現系統的高速網絡通信。(各接口的詳解請參照《強悍的5.25寸ATOM嵌入式工控主板》)
BM945GSE ATOM工控主板的第四個特色在于實現了優質的電源管理,在一些嵌入式領域如車載環境,供電環境十分惡劣,經常會因為電壓不穩造成電子元器件的燒毀,甚至是整個主板的燒毀,由于ATOM的功耗極低,因此主板在電源供應上可采用12V—19v的寬單電壓輸入,寬單電壓的輸入可使整個系統的電路設計更為穩定,避免由于電源輸入不穩造成的電子元器件的損傷,延長了工控主板的使用壽命,減少系統維護。另外BM945GSE ATOM工控主板設計了一個后備電源模塊,后備電源保證了系統能夠在一些突發狀況下保持系統的的運行和業務的續航,比如當智能公交終端在路上拋錨時,后備電源就能支持調度終端的持續運行,將車子的狀況和具體位置發送回總部,并能接收總部傳回的命令,實現高效的公交調度。
BM945GSE ATOM工控主板第五個特色在于優秀的視音頻表現能力,BM945GSE ATOM工控主板集成了intel GMA950的顯示芯片,GMA950擁有400MHz的核心頻率,像素填充率為1.6 GP/s,具有高品質的3D設置,提供高品質的材質貼圖單元和LD/iDCT,允許雙倍Intel高精度MPEG回放。BM945GSE ATOM工控主板可支持多種視屏輸出格式,如avi、mpeg、mp3等等,各種輸出格式的流媒體播放能力都可以達到720P。另一方面BM945GSE ATOM工控主板集成了realtek ALC655芯片,支持5.1聲道。
最后,智慧工控表示,BM945GSE ATOM工控主板采取準ODM的經營模式,即可根據具體的應用刪減功能設計主板,刪減版可比標準版(full size)的價格更低。
POS機工控主板分類很多結構和尺寸可以分成:全長卡,半長卡,5.25寸,3.5寸,PC104架構等。
按選用芯片系列分:386,486,586,PIII,P4,ATOM,等。
按芯片類型分:X86架構,MIPS架構,ARM架構等。
X86與ARM產品的優劣勢比較是很明顯的,ARM的優勢在于它是RISC體系,可以提供更高的抗干擾和更低的成本。其低至1W的功耗能使主板保持常溫,可以常年累月地開機在線工作而基本上不需要維護。由于功能單一,ARM主板的開機速度非常快,一般只要幾秒就可以了。另外ARM主板的購買成本也比X86結構的主板要低。
X86結構相較于ARM結構的主板優勢在于功能的多樣性和擴展的靈活性,X86對特種需求的適用性之外的延伸性也比ARM結構的主板更強。你說的那些不是很清楚,據我所知所知創智宏科技的POS機工控主板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制的你可以去看下。
ARM是精簡指令級的內核,而X86則是復雜指令集內核 X86更好一些,現在海信就是用的研祥X86的主板 X86更好點 x68
2、中國第一臺pos機什么時候
1974年中國第一臺商用收款機的樣機經北京市商業機械研究所研制誕生。
1975年第一臺商用收款機樣機被送到北京東風市場試用,顯示了收款結算的優越性,但因其不能分類累計,不能提供隨時查詢的原始記錄,也沒有打印和硬備份功能,技術上先天不足,加上應用的大環境諸多條件不成熟,未能推廣。樣機被送進倉庫。
發展
1992年機電部召開商業收款機配套工作會議之后,國務院電子信息技術推廣應用辦公室與商業部科技質量局又在京舉辦了“全國商用電子收款機選型及POS系統展示會”,參展機型54種,廠家26家,包括八十年代末或九十年代初就看準中國商機市場并作了前期市場開拓的北京四通、廣東京粵、深圳愛華、青島電視機廠、中軟總公司等一批較有實力的國營、民營電子企業。
同時展示的還有商用票據打印機、條碼設備以及新近發展起來的POS系統和商用工作站,參展的日本TEC和卡西歐,德國的西門子、美國優利和香港五奧環等外商港商表現了積極的合作意向。
隨著市場需求的發展,傳統POS機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網絡發展的需求,各種智能POS、手機POS應運而生,POS機市場已進入百花齊放的年代。
3、大POS機交易提示R0是什么意思
就是使用銀行卡刷卡消費了。刷卡消費的機器叫pos機。或者在柜員機上取現金了。 銀行信息提醒.金卡以上客戶免費。其他每月要收取信息費用2元。 信用卡刷卡消費不收費用。提現金需要手續費。一:銀行卡是指經批準由商業銀行(含郵政金融機構) 向社會發行的具有消費信用、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銀行卡減少了現金和支票的流通,使銀行業務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銀行卡自動結算系統的運用,使這個“無支票、無現金社會”的夢想成為現實。
二:發展歷程
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電子計算機的運用,使銀行卡(Bank Card)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
三:外資參與
2015年4月22日,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關于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決定》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對銀行卡清算市場實行準入管理、進行有序規范,是擴大金融開放、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舉措。
四:不僅減少了現金和支票的流通,而且使銀行業務由于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銀行卡自動結算系統的運用,使一個“無支票、無現金社會”的到來不久將成為現實。
五: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稱,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中國發卡量達到21.69億張,同比增長14.9%。銀行卡使用率逐步提高,卡消費額占社會消費額的30%。
六:綁定業務
銀行換卡行為會導致消費者諸多不便,如換卡費時耗力、原有綁定交易因卡號變化需重新調整等,銀行應本著消費者至上的原則,盡量采取換卡不換號的升級方式。
七:需要提醒的是,盡管多家銀行推出“換芯不換號”服務,但僅針對部分銀行卡及客戶群體。多家銀行提醒,換卡的同時會換卡號,市民需注意此前銀行卡綁定的一些業務需重新辦理,如水電煤氣、房貸、車貸等多種代扣業務以及綁定的信用卡賬戶、支付寶賬戶、證券賬戶等均要第一時間重新辦理。 就是使用銀行卡刷卡消費了。刷卡消費的機器叫pos機。或者在柜員機上取現金了。 銀行信息提醒.金卡以上客戶免費。其他每月要收取信息費用2元。 信用卡刷卡消費不收費用。提現金需要手續費。 哦哦
4、個人刷卡pos機在哪里買
銀行網點和第三方機構,但銀行不提供個人POS機業務。
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電子計算機的運用,使銀行卡Bank Card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不僅減少了現金和支票的流通,而且使銀行業務由于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銀行卡自動結算系統的運用,使一個“無支票、無現金社會”的到來不久將成為現實。
中國銀行卡產業20年的發展歷程,大體可劃分為四個階段:1985年至90年代初期,為起步階段。90年代初期至1996年初,為各行大中城市分行獨立發展銀行卡業務階段。這一階段,金卡工程啟動。
從1997年至2001年底,為中國銀行卡逐步實現聯網通用階段。2001年至今,為中國銀行卡聯網通用深入發展階段,全國各銀行機構的銀行卡發卡量迅猛增長。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稱,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中國發卡量達到21.69億張,同比增長14.9%。銀行卡使用率逐步提高,卡消費額占社會消費額的30%。
5、做pos機還有前景嗎?
自19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開始探索商用POS機行業,1981年商業部組織北京市商業部門率先引進日本OMRON公司528型收款機,分別用于北京市各大商場,POS機行業開始啟動。發展至今,我國POS機行業已逐步成熟。隨著支付方式的轉變以及市場的需求,POS機逐漸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POS銷量逆勢增長
近年來,我國POS機行業需求量持續增長。根據央行統計數據顯示,2013-2018年,我國聯網POS終端每年都以上百萬臺的數量增加,2018年我國聯網POS機具數量達到3414.82萬臺,比上年新增295.96萬臺。同期,我國每萬人對應的POS機具數量為245.66臺,與上年相比有所增長;跨行支付系統聯網商戶數量達到2733萬戶。
2019年,由于市場逐步飽和,以及遭遇政策大改,我國跨行支付系統聯網商戶和POS機具規模雙雙下降,截至2019年末,銀行卡跨行支付系統聯網商戶2362.96萬戶,聯網POS機具3089.28萬臺,較上年末分別減少370.04萬戶、325.54萬臺,全國每萬人對應的POS機具數量221.39臺,同比下降9.88%。2019年,受到315曝光影響,POS行業更加嚴格;此外,政策要求自2019年6月15日起所有的自選商戶均被要求關閉。
2020年上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POS機行業出現了逆勢增長,聯網POS機具數量為3331.28萬臺,每萬人對應的POS機具數量為237.94臺,跨行支付系統聯網商戶數量增加至2581.60萬戶。POS機行業的換機潮帶動了此次增長。
智能POS機需求量激增
近年來,我國移動支付高速發展,支付場景不斷擴展,支付方式也逐漸豐富,對于消費者而言,移動終端是移動消費場景的入口。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智能化、多樣化的移動支付終端成為消費者與商戶的重要鏈接點。隨著二維碼支付的普及,智能移動支付終端呈井噴式增長態勢。我國智能POS機數量從2015年的9萬臺增長至2019年的1143萬臺,增長率遠高于POS機行業的增長;其滲透率從2015年的0.4%增長至37%,增長速度較快。
智能POS終端企業優勢大
從生產商來看,我國POS機生產商主要包括傳統POS廠商和新興智能POS廠商。傳統的POS機廠商主要有聯迪、新大陸、百富、新國都、天喻、升騰、艾體威爾、華智融等;新興的主要以智能商用POS機為主的POS機廠商主要有微智全景、商米科技、慧銀等。
2019年,天喻信息以1309.01萬臺的POS終端出貨量代替2018年的新大陸,成為亞太地區第一。其中,在1309.01萬臺的POS終端中,有630萬臺為二維碼和刷卡終端。智能卡產品是天喻信息的主要營業收入來源,但近年來隨著終端產品的不斷發展,其智能卡營收占比在逐漸下降。而與之相反的是其終端產品的逐年上升,甚至在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上半年,天喻信息的二維碼終端及智能POS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14.62%,是其各項業務中為數不多實現營收增長的業務。
同時,2018年排名第十的華智融,在2019年也實現了快速增長,排名亞太地區的第二名。其2019年POS出貨量840.55萬臺,比2018年增長了610萬臺,同比增長高達264.8%。
此外,在亞太地區出貨量排名靠前的中國大陸廠商還有新國都、新大陸、魔方電子、神州安付、艾創電子、升騰資訊、百富科技、鼎合遠傳等。
未來向智能化、多樣化發展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支付的發展,線上商業和線下商業逐漸融合構成閉環商業生態,因此POS終端的升級是大勢所趨。在智能POS機出現之前,傳統的POS機能夠滿足人們刷卡的需求。而現在,智能POS機不僅能夠滿足所有的支付方式,還能以支付為起點,結合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衍生出消費數據采集、運營管理、金融服務等一系列的服務場景。未來,預計POS機行業將向著功能多樣化、技術多元化、產品服務化以及產業生態化方向發展。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用POS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沒有。現在來講的話,如果是在中國做POS機應該是沒有任何前景的,因為現在都是移動網絡支付了,很少人使用這個POS機進行支付了,而且實話實說,POS機支付的門檻還是比較高的,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這個的話在當今支付領域來講肯定是不適合發展的。
具體闡述給你,首先,大家想要入行的話一定要知道,這個行業其實分潤是非常低的,用POS機的人刷一萬,到推廣的人手里也就最多不到十塊錢。而且這不到十塊的錢,有時還要被上一級代理商再分一杯羹,因此,想要賺錢不可能指望一兩個客戶刷,是需要把量堆上去才能賺到錢。
其次,現在的POS機市場競爭非常的激烈,今天推廣出去的機器,可能用戶用了沒幾天,就會被別的品牌搶走,所以說現在想要有穩定的用戶實在是太難了,這個競爭的激烈程度想入行一定要考慮清楚。
接下來的一點就是,支付市場現在有點魚龍混雜,所謂的“一清機”“二清機”讓很多新入行的人都找不到頭腦,也有可能因此踩到坑。所以新人入行一定要多了解相關的知識,不然真踩到坑就為時已晚了。
還有,很多新手都沒有想到的,那就是推廣POS機還要自己壓貨,意思就是還要自己去上級代理商那花錢買POS機,然后免費給自己的客戶。一臺二三百,乍一看數額不大,但是扛不住數量多,因此對于低成本創業的人來說非常的不友好。
最后就是,移動支付的興起,搶占了太多POS機的市場,可預見的未來還會搶占更多,因為現在銀聯云閃付都開始搶POS機聚合支付的市場了。之后手機的NFC功能普及,加上數字人民幣的推出,勢必對POS機市場帶來極大的壓力! 沒有。
現在來講的話,如果是在中國做POS機應該是沒有任何前景的,因為現在都是移動網絡支付了,很少人使用這個POS機進行支付了,而且實話實說,POS機支付的門檻還是比較高的,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這個的話在當今支付領域來講肯定是不適合發展的。
具體闡述給你,首先,大家想要入行的話一定要知道,這個行業其實分潤是非常低的,用POS機的人刷一萬,到推廣的人手里也就最多不到十塊錢。而且這不到十塊的錢,有時還要被上一級代理商再分一杯羹,因此,想要賺錢不可能指望一兩個客戶刷,是需要把量堆上去才能賺到錢。
其次,現在的POS機市場競爭非常的激烈,今天推廣出去的機器,可能用戶用了沒幾天,就會被別的品牌搶走,所以說現在想要有穩定的用戶實在是太難了,這個競爭的激烈程度想入行一定要考慮清楚。
接下來的一點就是,支付市場現在有點魚龍混雜,所謂的“一清機”“二清機”讓很多新入行的人都找不到頭腦,也有可能因此踩到坑。所以新人入行一定要多了解相關的知識,不然真踩到坑就為時已晚了。
還有,很多新手都沒有想到的,那就是推廣POS機還要自己壓貨,意思就是還要自己去上級代理商那花錢買POS機,然后免費給自己的客戶。一臺二三百,乍一看數額不大,但是扛不住數量多,因此對于低成本創業的人來說非常的不友好。
最后就是,移動支付的興起,搶占了太多POS機的市場,可預見的未來還會搶占更多,因為現在銀聯云閃付都開始搶POS機聚合支付的市場了。之后手機的NFC功能普及,加上數字人民幣的推出,勢必對POS機市場帶來極大的壓力! 目前來看,還是很有前景的。
從全國的POS機終端的覆蓋率來看,我國人均使用有POS機的數量遠遠低于國外。POS機市場空間廣闊。 有前景,現在做生意的人很多,現在有的人需要現金都會用pos機刷信用卡里面的錢,這個手續費比較低

轉載請帶上網址:http://www.cnksdq.com.cn/posjithree/205646.html
- 上一篇:匯豐信用卡可以用pos機嗎
- 下一篇:pos機刷卡顯示超額怎么辦